9月,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全省组织开展就业政策宣传月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就业工作的系列重要部署,聚焦重点政策、重点群体和重点领域,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推动就业政策进基层、入人心,讲清讲透政策内容,有效提升政策覆盖面、知晓度和落实率,切实增强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即日起,省人社厅将联合本报推出系列报道,深入挖掘一批投身生产一线、勇于创业创新、扎根城乡基层的先进典型事迹。通过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展现全省各地在稳就业、促增收方面的积极作为与显著成效,进一步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凝聚全社会支持就业、推动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初秋清晨,薄雾还未完全散去,咸阳圆通速递公司旬邑营业部已经亮起了灯光。不远处,杨明学和同事的货车停靠在路边,车厢里装满了亟待分发的快递。
作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杨明学用了20多年的时间,倾注了全部积蓄和精力,在关中平原的土地上,书写着一段关于互助与坚守的创业故事。
2003年,对于杨明学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外打工多年的他,看着家乡的发展变化,心中萌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
返乡之初,杨明学瞄准生态农业,首度尝试经营“绿康菜店”,半年时间下来,因为经验不足未能坚持,但这份返乡创业的“失败”经历,并未浇灭杨明学心中的那股热情。
2010年前后,国家推出返乡农民工创业扶持政策,杨明学积极参加创业培训,成功申请4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并自筹部分资金加盟圆通速递,毅然转战快递行业。
他发现家乡电商产业蓬勃兴起,但物流服务却存在明显短板——物流体系不健全,偏远乡村乃至旬邑县城快递投递困难,群众收发快递常常要奔波很远的地方。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他精准捕捉到电商繁荣背后的物流缺口。
“看到家乡电商发展迅速但快递服务跟不上,我就觉得这是个机会。”杨明学说,“以前的创业经历和人社局举办的培训让我对市场动向和企业经营有了清晰的认识,这些都给了我很大帮助。”
就这样,带着从人社局申请的创业贷款,杨明学在家乡旬邑县城开办了当地首家物流快递公司——咸阳圆通速递公司旬邑营业部。
“你好,我是圆通快递,您的快递到了请前来取快递。”
“什么?在哪里取?”
“就在咱们县城。”
当第一份快递发出的时候,电话两端的人都格外激动,“那个画面我至今难忘,从这一刻起,我们旬邑县也有了自己的快递网点。”杨明学说。
开设快递营业部初期,人们对民营快递认知度低、使用习惯尚未形成,杨明学坚持从点滴做起,一票一件耐心沟通、风雨无阻及时送达,以可靠服务赢得客户信任。
快递货车拉来的不仅是货物,更是希望。“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社局的帮助。”杨明学感慨地说。从政策指导到申请贷款再到技能培训,人社局都给予了他很大支持。“他们就像我的‘娘家人’一样,有什么困难找他们,总能得到帮助。”
随着规模渐渐扩大,已还完首次创业贷款的杨明学再次感受到了资金的压力。在县人社局咨询后他了解到,对还款积极、带动就业能力强、创业项目好的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到期后可继续申请贷款及贴息支持,累计不超过3次。根据政策,杨明学再次申请了创业贷款。
历经多年拼搏,杨明学的快递营业部发货量不断增长,自己的货车尺寸也从4.2米升级到6.4米,所带领的团队由一人一车,逐步壮大为覆盖全县10个镇(办)、拥有100余名员工的快递服务网络,在县人社局的指导下,助力4名快递员成功开设驿站,实现增收。
“这些年,沿着咸阳到旬邑这条路,不知道跑了多少遍,只记得道路两边的风景从树叶渐黄到雪花飘落,再到绿芽萌生、满目青翠。”杨明学感慨:“一年又一年,在大家的帮助支持下,自己靠着脚踏实地一点点干出了点名堂。”
杨明学始终不忘回馈社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得知当地农户苹果外销成本过大,杨明学积极与圆通公司对接,通过申请在旬邑县率先开辟苹果快递绿色通道,有效推动农产品销售,增加果农收入。
杨明学的突出表现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先后被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被旬邑县人民政府评为“创业之星”等。“我相信,只要怀着对家乡的热爱,脚踏实地做事,就一定能带领乡亲们把生活越过越好。”杨明学坚定地说。
“支持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人社部门加强农民服务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还将持续实施好促进农民工稳岗就业、返乡创业、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政策措施,不断增强农民工兄弟姐妹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人社力量。”省人社厅农民工工作处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