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至17日,以“育劳务品牌 促就业增收”为主题的2025陕西省劳务品牌交流活动在宝鸡市举办。
劳务品牌是融鲜明地域标记、行业特征和技能特点为一体的优质就业载体。近年来,陕西各地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技能过硬、口碑良好的劳务品牌,有力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收。
在陕西,有上百万人通过劳务品牌技能培训实现好就业、就好业。劳务品牌正成为陕西就业工作的一张“金名片”。截至目前,全省各级人社部门共培育认定劳务品牌158个、劳务品牌引领单位202家,累计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近400万人。
劳务品牌与地方特色产业同步成长
西安市阎良区是我国唯一、亚洲最大的集飞机设计研究、生产制造、试飞鉴定和科研教学于一体的航空工业基地。在这里,有一大群航空工匠。
以航空工业基地为依托,“阎良航空工匠”劳务品牌具有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该劳务品牌围绕航空产业布局,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主要载体,通过“教培并重、区域融合”模式,带动劳动者由单纯的体能型向专业型、技术型、特长型转变,提高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陕西通过积极培育和建设,赋予各地劳务品牌鲜明的地域标记,让众多品牌展现精彩。劳务品牌与地方特色产业的同步成长,更是成为品牌叫得响的关键。
10月16日,2025陕西省劳务品牌交流活动在宝鸡拉开帷幕。宝鸡作为承办方和“东道主”,向社会充分展示了自己在劳务品牌建设方面的特色。
“我们聚焦工业强市战略,培育了‘麟游矿工’‘宝鸡钛业能手’等中高端技能型劳务品牌;聚焦绿色高效农业,培育了‘凤县麝工’等民生保障型劳务品牌。”宝鸡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宝鸡市紧扣24条重点产业链,着力培育特色劳务品牌,有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陕西结合全省各地地域文化特点、历史传统技艺和重点行业领域等优势,依托特色产业打造了一批“地域鲜明、行业领先、技能突出”的陕西特色劳务品牌。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从行业细分角度来看,陕西围绕就业容量大的行业培育了“高品质服务型、中高端技能型、文化和旅游类”劳务品牌,围绕“一老一小”等民生紧缺领域培育了“民生保障型”劳务品牌。
同时,陕西还多领域打造富有浓郁陕西特色的“三秦家政”“三秦技工”“三秦味道”等“三秦系列”特色劳务品牌;立足区域特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打造形成了“紫阳修脚师”“西岐名吃美食师”“蓝田厨师”“武功绣娘”“旬阳建工”“周至园艺师”等一批全国知名特色劳务品牌。
让劳动者有一技之长
劳务品牌的持久生命力,在于技能。
在岐山县,通过“西岐名吃美食师”劳务品牌的系统培训,不少创业者和技能人才走出宝鸡,在全国各地经营起“西岐名吃”餐饮店。
“有一技傍身,不愁没钱挣。我们打造‘西岐名吃美食师’劳务品牌,就是为了让百姓创家业、让能人创企业。”岐山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童军孝说。
从传统的餐饮、建筑、家政行业,到新兴的数字经济、智能制造领域,持续提升的技能水平让劳务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北倚秦岭、南屏巴山的汉中,是闻名遐迩的“藤编之乡”。近年来,汉中市南郑区以劳务品牌“汉中藤编师”为牵引,延伸发展藤编产业和庭院经济,并通过技能培训为6500余名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
在陕西劳务品牌建设中,传统技艺与现代技能培训相结合,不仅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生,更开辟了就业新渠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劳务品牌集群。
“一个响当当的劳务品牌,是靠一批批技能人才用过硬本领、专业服务、良好口碑打造的。”陕西省人社厅劳务交流指导中心副主任吴卓昊表示,“劳务品牌为劳动力贴上了‘就业名片’,做了‘质量认证’,让供需两端更好实现‘双向奔赴’。”
陕西此前发布通知,决定2025年—2027年底,开展“技能照亮前程”行动,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政策特别明确,在康养领域技能人才培养方面,陕西每年培养养老、托育、家政、照护等康养领域技能人才2万人次以上。
各方“携手”树品牌
陕西劳务品牌的发展,不仅是市场作用的结果,更离不开“有为之手”的精心培育。
陕西已明确在全省实施劳务品牌培育工程,引导支持各类培训机构、职业院校等开设特色专业,广泛开展劳务品牌相关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
在2025陕西省劳务品牌交流活动现场,陕西各地人社部门负责人、劳务品牌建设单位代表回顾劳务品牌发展历程,分享实践经验。大家表示,劳务品牌从各地特色产业培育起来,要树品牌、强品牌,还需“携手”把陕西劳务品牌这张“金名片”打造好。
形成合力的不仅仅是相关部门,还有不同载体的有机融合。
劳务协作是推动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劳务协作和劳务品牌携手,以协作拓展品牌领域,以品牌提升协作水平,便能有效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近年来,陕西江苏两省充分发挥“丹凤厨工”“商南技工”等劳务品牌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支持陕西劳动者到江苏就业创业。
“在国家东西部协作战略推动下,苏陕劳务协作已进入深度融合发展阶段。”吴卓昊介绍,目前,两省已建立长期稳定的结对关系,陕西10个地市、56个县区与江苏10个地市、52个县区实现结对。
“劳务品牌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金名片’。”陕西省人社厅主要领导表示,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技能培训、协作共建和宣传推介等举措,陕西省已培育出一批特色鲜明、带动性强,具有陕西特色的劳务品牌。(文/陕仁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