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正式宣布宁陕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宁陕县40个贫困村退出,摘掉了34年的贫困县帽子。
宁陕县位于秦岭南麓,全县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辖11个镇68个村12个社区,现有常住人口7.4万人,是典型的版图大县、人口小县,该县有6808户19606人。2014年,宁陕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315元,2019年,这个数字增长到10130元。全县贫困人口劳动力5334户10847人,其中9027人实现了稳定就业,户覆盖率达到100%,其中非农就业占80.2%,产业就业占19.8%。概括来讲,宁陕县贫困人口的生计主要靠务工收入支撑,短短五年间的农民人均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就业扶贫工作的支撑。
“稳就业”支撑脱贫攻坚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宁陕县采用易地搬迁、劳务输出、产业就业、社区工厂就业、自主创业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等方式,为贫困人口增加就业途径和机会,“就业扶贫”为他们提供了主要收入来源。贫困户收入测算显示,贫困户就业工资性收入占到总收入的67%以上。
该县对1875户3669人采取异地搬迁办法,搬离较为恶劣的生存环境,将这些人群搬迁到县城或集镇,通过建厂房、招商引资,建设社区工厂21家,安排540余人就近就地就业,其余人采取转移就业方式,比较稳定地解决了搬迁人员的生活出路问题。被安置人员每月平均有2000至3000元的收入,以前“靠天吃饭”的农民“变身”“打卡上班”的产业工人,生活模式也从散漫悠闲“切换”到有干劲有奔头的状态。
为了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该县人社局从2016年开始,先后对5119名贫困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对544名贫困劳动力开展创业培训。同时,全县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9亿元,扶持301人创业,以创业带就业1299人。
针对“无业可扶、无法离乡、无力脱贫”的弱劳动力就业问题,该县人社局围绕镇村公益事业发展想办法,合理开发农村道路养护员、护河员、保洁员、公共信息员、社区保安管理员、疫情防控员等公益性岗位,每年开发的岗位数保持在800至1000个,2020年开发1224个公益岗位。通过公益岗位就业进行兜底安置,一方面增加了困难群体的收入,另一方面改善了村容村貌和社区环境,实现“双赢”。
积极应对疫情化危为机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世界各国各行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变数,既对“稳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也对该县的就业工作提出了考验。复工复产后,全县21个社区工厂虽然全部复工,但大部分都是外贸订单,受疫情影响,产品销售难、运营成本高、库存压力大等问题导致企业经营困难重重。该县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拿出专项资金,支持人社局开展“点对点”护送农民工22批次418人;拿出62余万元表彰奖励了6个稳岗带贫效果较好的企业,20名优秀企业员工;开动“流动招聘车”到村组社区宣讲就业政策,帮企业招工,帮农民工择业;积极开展线上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促进了包括武汉返乡农民工在内的9690名农村贫困劳动力充分就业,全县就业农村劳动力已突破17100人,数量略超往年同期。
下一步,宁陕县人社局将按照中省市文件精神,积极实施鼓励自主创业促就业、提高一次性创业补贴标准和创业担保小额贷款额度、提高以岗带训补贴,鼓励企业吸纳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等一系列措施,通过招商引资、返乡创业、“能人领办”等方式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让更多的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配合苏陕协作、胶州、宣城劳务协作,组织劳务输出,提高非农就业占比,增加工资性收入,在巩固已有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帮扶314户615人未脱贫人口和存在返贫风险的人口,灵活就业,尽快退出贫困人口序列。
国家部委网站
省直部门网站
省级人社部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