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县风采
千阳:“春风行动”让农民工就业更暖心
时间:2022-02-22 15:21
来源:千阳县人社局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有了政府的帮扶,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岗位,即有了稳定收入,还可以照顾到家庭,真的谢谢你们......”,罗家店村的村民们在本村举办的“岗位集市”上找到了工作,高兴的向村组干部连连道谢。

近日来,在陕西千阳,“春风送温暖、就业送真情”活动如火如荼,城乡群众求职就业的劲头足,政府搭台、产业带动、园区承载、组织输出,4万余名劳动力已实现了稳定就业。

春节过后,求职难、复工难是困扰城乡劳动力的“两大难”。千阳县科学谋划、主动应对,在全县范围实施了以稳岗就业为主题的春风行动,通过“培训赋能、岗位进村、援企拓岗、政策惠民、点对点输送”等系列就业专项服务活动,打出了促就业、保就业的“组合拳”,搭建了服务群众的“连心桥”,让全县城乡劳动力求职就业不再是难题。

就业援助“一对一”,帮扶到户

“您好,我是你的就业帮扶人,你就业有什么困难?还有什么需求?”。为全面摸清劳动力现状,深入实施“迎春送岗稳就业”活动,400余名乡村振兴帮扶干部和镇村工作人员,与劳动力“一对一”对接联系,上门入户“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解难题”,逐人建立就业帮扶“措施单、时限单、责任单”,通过“三单管理、动态监测”,全程“私人定制”,量身就业帮扶。同时,线上对接驻外劳务站点、线下走访用工企业,积极摸需求、扩岗位、促增量,打好了稳岗就业的坚实基础。

就业培训“加速度”,造血赋能

让劳动力一技在身,才能求职不难,县上加快“造血强技”速度,整合部门优势资源,围绕刺绣、家政等市场需求较高的热门专业,采取网络直播、面对面视频、现场实操等相结合的模式,“掌上课堂”与“线下实践”同步开展,一大批妇女变绣娘、农民变技工,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千阳刺绣虎头帽等工艺品走进了冬奥会、走向了海内外,到目前,200余名劳动力通过参加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提高了就业质量。

岗位集市“办到村”,线上+线下

为了满足不同劳动力的求职需求,县上积极创新、拓宽形式,全方位、多渠道举办了线下+线上的系列招聘活动,为群众搭建了求职的“连心桥”。

先后在安馨家园移民搬迁点、南寨镇文化广场、草碧镇罗家店举办了3期“岗位集市”,3000多个就业岗位以“办集市、自由选”的形式送到群众家门,392名劳动力达成了就业意向。“赶集找工作”很快成为全县群众关注度和参与度高的春节活动之一。

同时,坚持线上线下同步招,采取“云”招聘的形式,在政府门户网站、千阳微生活、千阳劳务等群众关注率高的媒介,推介岗位信息,举办掌上招聘;发动7个镇就业服务公司、65个村就业帮扶办公室,依托三级就业信息网络,组织新沂、南京、西安等地用工企业举办直播带岗、线上推介、视频面谈等活动,把就业岗位从“千里之外”传递到“近在咫尺”,城乡群众不出村、不见面就可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截止目前,举办“掌上招聘”7期,提供就业岗位信息3220个,直播带岗3次,接受在线求职咨询4000余人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140人。

返岗复工“点对点,专车送达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形势下,让农民工安全返岗是焦点,县上积极对接驻上海、南京、北京等劳务办事处,充分发挥镇、村就业服务机构劳务输出组织化作用,制定返岗复工输送方案、开通“人社务工直达专车”,“一对一”开展对接服务,“点对点”输送农民工返岗复工。

截止目前,已发出“直达专车”5辆,106名农民工携带“爱心大礼包”,“点对点”输送到南京、北京、浙江、西安等地实现了返岗复工。

政策落实“全覆盖”,下沉服务

县上坚持宣传引导,开展人社政策“进镇村、进社区、进集市”宣传活动,发放《致农民工的一份信》《就业创业政策指南》20000余份,镇镇设置了就业政策宣传栏,村村挂起了就业宣传横幅,手机短信、大喇叭播报、巡回宣传车等多种形式集中宣传,知晓率和满意率不断飙升,就业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同时,主动下沉服务,发挥人社政策最大效应,围绕首位产业、重大项目、龙头企业,评选表彰了10名吸纳就业强的返乡创业代表,落实交通费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吸纳就业补贴等110余万元,吸纳3800余名劳动力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

春风行动吹遍千阳大地,就业形势持续稳中向好。千阳县人社局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稳就业、保就业的要求,积极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确保让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都能实现稳定就业,全县劳务经济不断壮大,为打造一城三区四基地贡献人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