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人社局以信息化赋能就业创业服务,着力增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以信息技术推动业务转型和流程优化,通过“加减乘除”组合拳,为劳动者提供更加精准的就业服务。
突出重点数据整合做“加法”
“没想到自己回乡创业竟是源于人社部门的一次创业意愿采集。”安康创业能人陈波说。安康市通过数据采集及分析、政策宣传和精准招商等系列举措,吸引陈波带着富硒太极谷旅游度假区项目回乡创业。
安康市人社局以覆盖全市280万人口的社保卡人员数据为基础,通过整理融合劳动者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人事人才等相关业务数据,积极构建全市人力资源信息库。通过对库中信息的分析汇总,为劳动者进行精准画像,主动为劳动力提供就业创业服务。
破解难点优化服务做“减法”
安康市人社局通过信息化优化服务流程,实现服务事项的快速办理。“以前办理不同的业务,需要登录不同的系统,每次都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现在,登录一体化受理平台办理,只需输一次用户名和密码,就能办理不同的业务,县区的办理进度我这里直接就能看到。”安康市创业就业中心综合窗口的工作人员说。
安康市通过将市县乡(镇)三级的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社保卡等业务系统聚集融合,有力推动人社业务跨地域、跨层级办理。
“没想到办理创业担保贷款这么方便,在手机上填写申请表、拍照上传资料后,创业担保贷款很快就批下来。”近日,拿到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的致富带头人郑时平说。
目前,安康市人社局积极拓宽“安康智慧人社”网上服务渠道,累计注册用户超过61万人,完成事项上网339项。
建强支点采集信息做“乘法”
太阳刚出来,信息员陈万莉就骑着摩托车入户去了。“昨天杨叔家的老大在线上报名了建筑类的技能培训,我去详细了解一下。顺便看看其他人的就业情况有没有发生变化,随时在信息系统中申报。”陈万莉说。
陈万莉是旬阳市红军镇红军村的人社信息采集员,和该市其他309个村(社区)的信息员一样,负责采集和更新劳动力信息。安康市利用这些劳动力信息,建成了一个包括25万人就业需求、培训意愿、创业情况的劳动力资源“超市”。
安康市人社局积极构建市、县、镇、村四级服务体系,对内负责统筹全市就业资源和维护数据信息、开展大数据分析,对外负责跨市、跨省就业合作对接。目前,全市镇办建立就业(社保)服务站139个,村(社区)设立劳务服务公司1388个、搬迁社区设立服务窗口99个,点对点为群众提供就业创业服务。
找准接点多元服务做“除法”
“现在用手机就能找工作,再也不用到处跑了,省时省力。”在安康务工的小刘说。安康市人社局依托苏陕劳务协作、秦巴就业联盟等劳务合作机制,积极与省内外2800余家单位建立劳务合作关系,与江苏常州、浙江义乌等城市开展劳务对接,将招聘信息实时发布在“安康智慧人社”等线上平台。
同时,安康市整合全市144家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成立安康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提供信息发布登记、现场对接洽谈、远程网络面试等服务,从而精确掌握用工需求、高效招募人员、调剂用工余缺;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兜底保障的公益属性,为数据筛查出的就业困难人员、低收入人员、残疾人等群体,提供公益性岗位、就业见习、灵活用工、社区工厂就业等个性化就业援助,跟踪解决就业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文/付甦)
国家部委网站
省直部门网站
省级人社部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