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到这里,更加发现我们的工作意义是多么的重大。”西咸新区建章街办李惠说,“非常感谢新区组织的街办社区参观秦创原大市场对接活动,我们来到这里,要将新区的新发展、新区的好岗位更深入的传递给社区群众,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不再远走他乡。”
李惠正是新区社会事业服务局组织的第8批“社区就业服务站”进秦创原大市场活动街办带队人,这一次她带领的是建章路街办5个社区的工作人员参观秦创原大市场。新区通过邀请街办社区(村)逐个走进秦创原大市场,一对一、面对面进行业务讲解、服务推介,让他们将新区的就业服务政策、人才服务项目、产业发展需求带回去传递给社区群众。
近年来,西咸新区发展面貌日新月异,产业项目不断增多,人才需求持续加大,为促进辖区群众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家门口就业,西咸新区2023年3月率先在全省建立“社区就业服务站”,以社区为单位,就业服务网格化,以最小范围服务群众就业,不断延伸就业服务链条,全力助推群众“家门口”就业。
社区就业服务站的建立,开启了就业服务网格化的新模式,将岗位搬到重点人群聚集地,将就业与人才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为居民朋友们家门口找工作、找政策提供便利,开发辖区企业岗位,增多人力资源供给,让就业服务,从家门口开始,让产业发展,优先惠利新区群众。
为了做好家门口就业服务,西咸新区抓好社区就业服务站建设这个龙头,从家门口开始服务,从群众身边开始用心。
全面推进社区就业服务站建设,强化公共就业服务进社区。自今年3月份,从第一批社区就业服务站开始建设以来,目前新区19个街道131个社区(村),均已建立社区就业服务站, 15分钟便民就业服务圈正在建成。一方面广泛征集企业岗位信息,通过社区就业服务站就业宣传栏、社区楼栋微信群发布岗位信息、推送就创业政策。另一方设立社区登记点,依托“秦云就业”为辖区内居民提供就业意愿登记、简历填写、岗位检索、岗位推荐、专场招聘、网上签约、去向登记等求职应聘服务;为辖区内企业提供岗位发布、简历筛选等服务;工作人员及时对“秦云就业”登记信息进行回访匹配推荐,促进家门口就业。同时,定期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社区活动,开设培训服务专区,灵活人员社保服务专区等,现场可提供登记报名培训、社保缴费等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社区活动14场次。
培育政策宣传队伍,促进各项政策服务家喻户晓。新区社会事业局挑选业务骨干人员成立“秦云就业”就创业政策宣讲团,开展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园区政策宣讲活动。同步,面向各街道、社区就创业工作人员,开展大范围业务培训2次,培训人员181人,培训主题涵盖西安市青年人才就业奖、西安市乐业卡政策、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档案托管与转递、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纳政策、社保补贴、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就失业登记、吸纳就业补贴策、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就业见习、补贴性就业创业培训政策、失业金申领政策、求职陷阱、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政策等。通过不断深化基层政策宣传队伍,让群众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政策服务。
加强社区就业服务站管理运营,提升服务成效。为营造良好就业服务环境,新区统一为社区就业服务站设计、制作服务窗口标识、工作流程桌卡、便民就业服务联系卡等宣传物料,对社区就业服务站点的标识、站点布局、设施人员配备、服务流程等予以了细化。为了让社区工作人员更深入了解秦创原人才大市场“超级市场”服务功能及各项人社政策办理流程,逐个社区邀请社区工作人员走进秦创原,一对一、面对面进行业务讲解、服务推介,不断为社区强化行业后盾力量,随时为大家在服务群众过程中提供答疑解惑,指导帮扶,坚定社区就业服务站工作信心。广泛征集企业信息,为社区就业服务站提供“岗位信息池”,累计推送岗位需求5390条,累计登记求职需求783人,已促成就业510人。
下一步,西咸新区将充分发挥社区联系服务群众末梢神经作用,继续优化社区就业服务站功能,逐步突出就业需求排摸、就业岗位筹集、就业供需匹配、就业能力提升、就业援助帮扶、创业指导服务,推动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向社区居民延伸,提升群众“家门口”就业成效,助力产业发展。
国家部委网站
省直部门网站
省级人社部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