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平利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考察时“乐业才能安居”的殷殷嘱托,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服务公司促农稳岗就业模式,全县注册登记乡村建设服务公司12家,带动群众就业3297人,人均增收3445元,成为新时期人力资源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好载体、好路径、好模式。
一是高位推进重就业。坚持高位推进,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和分管“三农”工作的副县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乡村建设服务公司发展工作专班。指导各镇建成12家以企业为龙头、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乡村建设服务公司,实现137个行政村全覆盖,在促进稳岗就业、产业服务、助企纾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的好平台,就业服务向基层延伸的好载体。
二是全面摸底帮就业。坚持系统思维,由县人社局牵头抓总、各镇具体负责、乡村建设服务公司全程参与,对全县农村常住人口5.97万户逐人逐户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技能特长、就业现状、就业意愿等信息,定期更新《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情况动态管理电子库》,分类建立转移就业、未就业人员、重点帮扶对象工作台账,各镇乡村建设服务公司每月对未就业人员和监测对象提供1次以上就业服务。截至目前,全县9.54万农村劳动力,已实现就业创业8.54万人,就业率达到89.5%。
三是精准对接稳就业。坚持就业优先,夯实工作专班成员单位职责,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会议,指导各镇乡村建设服务公司组建产业、基建、农机、环保、家政、文化等专业服务队,吸纳了一批技术娴熟、相对固定的劳动力,把农村“土专家”“田秀才”吸引到服务队,统筹组织有意愿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和留家守舍的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截至7月底,乡村建设服务公司对接县内企业、产业大户160余家,累计组织茶叶采摘、种植养殖等季节性用工3.1万人次。积极培育“长安采茶工”、“广佛巧嫂”、“八仙厨娘”等劳务品牌,指导各乡村建设服务公司开展茶叶、餐饮、家政等技能培训43期1796人,提供职业介绍服务1012人。
四是项目支撑保就业。坚持市场运作,为拓宽乡村建设服务公司营收渠道,增强其服务和带动就业功能。各部门、各镇将使用政府性资金支持的200万元以下的建设项目和政府购买服务50万元以下的项目,交由各镇乡村建设服务平台组织实施。坚持“应用尽用、能用尽用”原则,用工优先考虑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劳力,确保公司有活干、群众有钱挣。今年上半年,全县乡村建设服务公司承接工程建设项目139个,项目资金6068.66万元,项目建设使用当地劳务用工2032人,发放劳务工资763.69万元,人均就地就近劳务增收3758元。
五是政策激励促就业。坚持政府引导,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乡村建设服务公司助力乡村振兴的意见》,制定了《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十条措施》,对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联农带农效益明显的劳务服务公司,用足用活技能培训、创业担保贷款、职业介绍、产业奖补等扶持政策,提供保险及融资等方面服务。同时,将乡村建设服务公司纳入2023年度就业帮扶车间奖扶对象,按规定落实吸纳就业、带动增收、培训组织、职业介绍、劳务输出等奖补政策。截至目前,已落实技能培训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就业帮扶奖补等政策310万元。
国家部委网站
省直部门网站
省级人社部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