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一点,岗位信息全呈现;手机一扫,就业政策全知晓;通勤15分钟,从家门到厂门无缝衔接;下楼遛弯儿,顺带就能找到心仪的岗位……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人社部门以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建设为引领,积极探索实践公共就业服务新模式、新路径,深入实施“四大工程”,聚力建设“乐业安康”公共就业服务品牌。2024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21万人,同比增长12.11%。2025年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6092人,同比增长2.04%,较好地实现了就业扩量提质。
通勤缩短轻负担 乐业图景照现实
“我以前在浙江宁波打工,有了小孩以后,就想着找一份离家近的工作,所以特别关注通勤距离近、薪酬待遇好的岗位。”家住高新区现代城小区的熊广姣道出了许多返乡劳动者的心声。2024年5月,熊广姣在高新区零工市场推荐下,找到了距离家里仅10分钟车程的工作,每月工资4500元,解决了就业难题。
近年来,安康市人社部门推动就业服务下沉基层,建设覆盖基层的服务网点,聚焦搬迁社区、集镇社区,依托就业协理员、社区网格员采集劳动力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状态调查,以及就业政策、岗位信息、培训资源推送,做到就业台账“四清”,零就业家庭清零。目前,共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200个,累计服务群众8.5万人。
同时,安康市着力打造零工经济阵地,采用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行相结合模式,广泛开展线上线下零工服务,已建设零工市场(驿站)18个、家门口就业驿站23个。
此外,为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安康市加强政校联动,聚焦政策咨询、职业规划、求职介绍、创业指导等高频事项,联合厦门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举办职业规划、创业指导等培训班3期,组织社会工厂巡回大讲堂103场,开展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竞赛,累计培训基层就业服务人员450人次。
培训托举新希望 技能领航奔富途
“人社部门搭建的互联网培训平台如一阵春风吹进了我的生活,让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变得明晰起来。”岚皋县城关镇返乡青年宋光军坦言。过去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宋光军只能靠在工地出苦力赚钱,收入十分不稳定。在社区动员下,他参加了县里举办的互联网营销师系统培训。培训后,他利用直播技巧在抖音平台销售家乡农产品,已销售各类农特产品60余万斤,销售额近200余万元,带动农户户均年增收5000余元。
安康市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工程,赋能劳动者高质量就业。强化产业工人培养,制定《安康市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实施方案》,编制重点产业链紧缺工种目录,落实27条措施,打造产业人才“招、引、育、留、暖”一体化服务模式。项目实施以来,围绕特色产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55万人。
同时,安康市积极建设公共实训基地。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联合安康职业技术学院筹划建设公共实训基地,通过校企联合运营面向社会开展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智慧康养等32个工种职业技能培训。
安康市还强化劳务品牌培育,培育“紫阳修脚师”“旬阳建工”等5大类13个劳务品牌,打造技能大师工作室12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个,年均开展技能培训3.78万。
智慧平台优服务 精准画像明需求
“在人社专员的指导下,我完善了电子简历,上传到安康智慧人社小程序,平台很快为我匹配到了安康新泰阳玩具礼品有限公司城区总部的车缝工岗位。从投递简历到入职仅用了一周时间,这在过去简直想都不敢想!”家住旬阳市城关镇下菜湾社区的湛承花说。像湛承花一样,众多求职者借助安康智慧人社小程序,实现了从查岗位、看培训再到预约职业指导等流程一站式办理,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近年来,安康市持续优化智慧就业经办平台。拓展旬阳市“114”精准就业系统建设经验,改造升级“安康智慧人社”“秦云就业安康站”应用系统,打造省市信息共享、数据联通的智慧就业体系,提升政策经办服务体验。2023年以来,安康市通过智慧就业经办平台服务90万人次。
同时,安康市推动线上线下服务融合,打造家门口就业、零工市场、智配招聘、精准帮扶、惠企智服、预警监测等应用场景,为重点服务群体提供一站式精准服务。目前,全市开通“乐业安康”等抖音号4个,开展直播带岗、直播探企、云上招聘等线上招聘带岗活动266场,全市累计帮扶878家次重点企业,帮扶用工6642人次。
安康市人社部门负责人表示,全市将持续加强‘乐业安康’公共就业服务品牌建设,推进实施“家门口”幸福就业行动,全面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书写安康就业事业发展的新篇章。(文/冯勋 王磊 唐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