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县风采
安康石泉:实施稳就业促增收“五个五”工程 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时间:2025-07-11 10:51
来源:石泉县人社局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今年以来,石泉县人社局聚焦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聚力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细化67条工作举措,实施稳就业促增收“五个五”工程,坚持靶向发力、精准施策、创新突破,牢牢稳住就业基本盘,积极拓展增收新渠道,努力让人民群众的“饭碗”端得更稳、“钱袋子”鼓得更实。

实施“五个一批”拓岗位,夯实就业“压舱石”。以县镇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县零工市场、乡村建设服务公司等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为桥梁纽带,把稳增长、促消费、扩投资政策与促进就业政策紧密衔接,打好政策叠加“组合拳”,推动产业延链拓展一批、民营企业吸纳一批、重点项目带动一批、自主创业辐射一批、政策岗位挖潜一批,精心组织“春风行动”和“民营企业服务月”招聘活动30余场,挖掘本地就业岗位1.45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2000余人,先后为深鲨集团、柏盛生物科技、锦帛瑞纤维制造、佰思佰毛绒玩具、康达电子等县域重点企业招工引才1100余人。

推动“五个精准”提技能,锻造增收“硬实力”。计划精准,增强培训可及性。坚持“早谋划、快行动”原则,按照“数据赋能+靶向服务”就业服务方式,精准锚定重点群体需求、产业链发展方向,打造“需求摸底-课程开发-岗位对接”全链条服务机制。对象精准,提高培训针对性。将有就业和培训意愿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列为重点培训对象,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让参训人员扎实掌握实用生产技术与就业硬技能,助力重点群体凭借一技之长拓宽收入渠道。办法精准,提升培训实效性。实施精细化分类管理,精准开设专业培训班次,科学规划培训进程,保障培训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等级评价,按照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评标准开展评价工作,提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质量。监管精准,推动培训规范化。建立一月一会商制度,加强申办补贴材料的审核力度,从严从实核查培训合格率及就业率,确保培训补贴发放准确无误,切实保障资金安全和使用效能,实现全过程监管。服务精准,优化培训便捷度。推动培训资源下沉,培训重心向镇村倾斜,着力打造“家门口”的培训课堂,同步做好就业登记、组织输送等服务工作,为农村劳动力实现技能增收提供有力支撑,今年已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3班1328人次。

聚焦“五类群体”强帮扶,打出就业“组合拳”。深入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加强日常走访摸排,动态更新就业服务台账,精准匹配“岗位供给清单”和“就业需求清单”,不断夯实“1131”就业帮扶举措,确保帮扶就业率达90%以上。实施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提升行动、防返贫就业攻坚行动,落实稳岗就业帮扶政策,全县农村劳动力务工规模保持在4.72万人以上。深化劳务协作对接,加大就业帮扶基地、新社区工厂等就业载体岗位挖潜扩容,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全县脱贫和监测人口务工规模保持在1.82万人以上。搭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直通车”,为退役军人提供岗位对接、教育培训等精准服务,确保有就业意愿的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强化就业困难人员援助救助,落实公岗安置、临时救助、残疾人就业保障兜底政策,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40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4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21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创新“五种模式”优服务,织密保障“暖心网”。充分发挥零工市场服务平台作用,持续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多形式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推动实现就业“家门口”、服务“零距离”;完善线上就业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线上招聘、直播带岗等服务,提供“24小时不打烊”就业服务;加密就业招聘活动举办频次,以“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服务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等人岗对接匹配活动,着力提高招聘会促就业效果;深化人社工作进园区,完善人社服务专员“一对一”包联、“手把手”指导、“面对面”服务园区企业机制,帮助企业引才、群众就业;积极推动园区企业“共享用工”市场化服务,实现企业间员工余缺调剂、人力资源灵活流动,实现企业、员工、园区多方共赢。   

强化“五创联动”促创业,激活增收“源头水”。创业培训,精准发力。聚焦重点就业群体培训需求,依托职业培训机构及各类优质培训资源开展SYB、网创等培训,提高创业者创业成功率。创业贷款,提质增效。开办“绿色通道”,创新“归雁贷”等信贷产品,今年已向各类创业实体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笔4108万元。创业孵化,巩固培优。积极鼓励和引导“归雁”人才入驻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创业。截至目前,巩固提升14个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示范园区),孵化创业实体500余家,带动就业2000人以上。创业补贴,激发动力。通过各项创业补贴激励政策,鼓励“归雁”人才返乡创业,为“归雁”变“头雁”保驾护航。今年已对18家创业主体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8万元。创业典型,凝聚动能。通过社会面挖掘、广覆盖推荐、精心化培树等方式,全域宣传就业创业先进典型10期,积极营造就业创业浓厚氛围,充分激发创业者内生动力,引导树牢正确就业观、择业观,全力稳就业、促增收、强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