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县风采
渭南市临渭区:劳务品牌织就家门口的“幸福就业圈”
渭南草编工“一根麦秆”撬动万人就业网
时间:2025-07-23 09:55
来源:临渭区人社局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在渭南市临渭区杜桥街道三贤路社区的活动室里,30余位宝妈正聚精会神地观摩非遗传承人的草编技法演示。普普通通的麦秆和玉米皮,经过巧手编织,化作寓意“增收”的金鱼和象征“致富”的骏马,引得现场赞叹连连。这样的场景,正是临渭区“草编技能进社区”行动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临渭区人社局以“渭南草编工”劳务品牌为抓手,通过标准化培训、品牌化运营和社区化服务网络,将传统草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通过将其嵌入“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为全区的宝妈、银发族等群体开辟出家门口的增收致富路。

品牌筑基:从“零散工”到“正规军”的蜕变

临渭区人社局以劳务品牌建设为抓手,积极融入15分钟就业服务圈,当好稳就业促增收的排头兵。让“渭南草编工”从最开始的乡村托底,让弱势群体“编有所得”,到乡镇扩面,激活“银发+宝妈”双引擎,再到城区升级,打造“新市民”就业生态圈。如今,“渭南草编工”劳务品牌已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全劳动力类型的就业生态系统,从最初帮扶弱势群体的慈善工程,蜕变为驱动区域共同富裕的“产业引擎”。当60岁的农村大娘马霞娃和35岁的城市宝妈胡翠翠在同个品牌体系下各得其所,这才是劳务品牌真正的时代价值。

培训下沉:社区课堂孵出“家门口的生产线”

“以前觉得草编就是个爱好,现在成了非遗传承草编技师!”育红社区学员刘晓燕展示着自己的草编作品。区人社局创新推出“三阶渗透式”社区培训:1.兴趣启蒙:在社区广场开展草编体验日,以小物件现场变现激发参与热情; 2.技能精进:开设工匠课堂,采用“5天速成法”完成从选材到成品的全流程教学;3.产能升级:针对熟练工开设订单专班,按企业需求定向培训异形编织、彩色编制等进阶技能。区人社局联合试点社区,建立“技能培训—原料配送—质量检测—订单回收”全链条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带动就业创业11.5万余人,其中脱贫劳动力2万余人,组织培训7000余人。

下一步,临渭区人社局将继续深化“劳务品牌+就业服务圈+数字平台”融合发展模式,让更多群众实现在家就业、体面增收。如今,这项浸润着历史温度的传统技艺,正通过创新就业服务模式,编织出家门口就业的幸福图景,让文化传承与民生改善在指尖完美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