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关于开展2025年陕西省博士后资助工作的通知》(陕人社函〔2025〕349号)等有关要求,经相关程序,拟给予刘兆钧等25名博士后“三秦博创”人才支持项目资助。现将上述获资助人员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10月22日至10月28日。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对象有异议,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信函等形式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反映(信函以到达日邮戳为准)。反映情况须客观真实,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署实名并提供有效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9-63915220、029-63915096(兼传真)
电子邮箱:513620666@qq.com
通讯地址:西安市新城区新城大院前大楼6-20室
邮政编码:710006
附件:2025年陕西省“三秦博创”人才支持项目公示名单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5年10月22日
附件
2025年陕西省“三秦博创”人才支持项目
拟资助人员名单
序号 | 姓名 | 所在单位 | 项目名称 |
1 | 刘兆钧 | 西安交通大学 | 骨科内植物无线无源温度-应变多模感知关键技术研究 |
2 | 张 婧 | 西安交通大学 | 代谢失衡驱动的COL2促进MASH炎症进展的机制与干预研究 |
3 | 王鲁康 | 西安交通大学 | 面向极端环境的片上集成式碳化硅压力-振动-温度MEMS传感器研究 |
4 | 赵菼菼 | 西安交通大学 | 面向6G普惠智能的大模型赋能多模态语义通信技术研究 |
5 | 丁雅妮 | 西安交通大学 | 太阳光驱动非稳态工况宽负荷适配碳基水分解产H2/H2O2协同机制 |
6 | 马 祥 | 西安交通大学 | 微重力多场协同的主动式沸腾传热强化技术研究 |
7 | 任智军 | 西安交通大学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滚动轴承电蚀损伤演变机理及抗电蚀设计方法研究 |
8 | 孙泽慧 | 西安交通大学 | 氟代单分子层介导的有序SEI膜对锂晶体择优取向诱导机制研究 |
9 | 王子币 | 西安交通大学 | 适于高频工况的双连续相结构弹性体相形态调控与抗疲劳行为研究 |
10 | 王 超 | 西北工业大学 | 仿蝠鲼潜水器高效波浪能转换机理研究 |
11 | 陈 雪 | 西北工业大学 | 单分散高效率磷光SiO2免疫微球的构筑及其在抗生素检测中的应用 |
12 | 纪品品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基于PRRSV E蛋白纳米抗体的炎症风暴干预策略与作用机制研究 |
13 | 赵鸿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类受体激酶BAK1参与植物缺铁与免疫平衡的机制研究 |
14 | 李良晔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面向心血管诊疗的光-力-声多场耦合仿生超声探测技术研究 |
15 | 赵家奇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面向复杂动态场景的多源数据安全可信协同计算关键技术 |
16 | 薛 皓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光电融合超表面多维可调智能设计与自供电携能通信系统研究 |
17 | 伏成玉 | 陕西师范大学 | 基于自由基诱导蛋白质超快淀粉样聚集与工程化应用研究 |
18 | 鲁 童 | 长安大学 | 基于磁响应微胶囊的沥青协同自修复方法研究 |
19 | 王媛媛 | 西北大学 | STC-RIS辅助阵列雷达低空无人机群目标增强探测与感知方法研究 |
20 | 苑康泽 | 西北大学 | 黄土边坡煤基固废护坡材料抗冲刷机理及多尺度协同效应研究 |
21 | 李文倩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协同聚合回收煤化工废水中高浓酚与氮杂环的催化体系构建与机制研究 |
22 | 贾峰峰 | 陕西科技大学 | 碳纤维@VO2纸热-电耦合相变调控及自适应电磁屏蔽响应机制研究 |
23 | 张静非 | 西安科技大学 | 采空区温压驱动-空隙限域效应下CO2-改性粉煤灰溶解矿化链式储碳机理 |
24 | 张 涛 | 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超导强磁场应用2K温区多级脉冲管预冷JT复合制冷技术研究 |
25 | 杨力铭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基于编码叠层衍射层析的无透镜片上偏振三维显微技术 |
国家部委网站
省直部门网站
省级人社部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