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5年就业政策宣传月启动仪式暨综合招聘会今天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举行。这场汇聚80家企业的招聘会不仅提供了上千个就业岗位,更成为观察当下就业趋势的生动窗口。
“会有考核,比如你培训结束之后工作多少天,会给你发证……”上午10点,大唐西市博物馆大厅内人头攒动,手持简历的求职者们穿梭在企业展位间,挑选自己心仪的岗位。
西安财经大学大四学生小王,想谋求一份证券或新媒体运营的实习岗位,她将精心准备的10多份简历投向不同领域。
“9、10月份,它(秋招)招聘的企业会更多一点,然后选择的机会更多,我们这个专业比较对口的话可能就是统计,我比较感兴趣的可能就会是拍照剪视频之类的,可能会向这方面发展。”
记者发现,像小王这样跨专业求职的00后大学生不在少数。这个群体既不会迷信铁饭碗,也不完全追逐风口,他们更看重岗位与自身能力的适配度,就像小王把视频剪辑爱好转化为求职筹码,这种务实又灵活的态度值得关注。
在“西安护工”劳务品牌——陕西欣鑫护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招聘展台前,工作人员正向求职者详细介绍医疗护理员岗位的要求。随着国家“无陪护病房”政策的全面推广,这一新兴职业成为本次招聘会的焦点,但“年轻化”与“专业化”的双重门槛,仍让不少求职者驻足观望。
陕西欣鑫护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钱蒙:“我们想招聘一批年龄稍微低一点的,他要会测血压,也要会观察监护仪,观察病人的基本状态,好去跟医护对接,及时地报告。”
今年35岁、面临二次就业的营养师张女士咨询后表示,眼下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这行只会越来越专业。她留下了联系方式,打算系统学习。
“现在这年龄了,肯定是挑一个行业一直走下去了。在一个行业要深耕,你才能站得住脚,而且你想往后肯定是发展的越来越专业,我觉得这块前景还挺好的。”
招聘会现场,非遗工坊的展位吸引众多年轻人驻足。云映相制香工坊创始人宏映展示着创新香品说,过去非遗面临传承困境,但如今,政策扶持与创新融合为其注入新活力。通过培训+就业模式,工坊已吸纳多名残障人士参与。她强调:“非遗不仅是技艺,更是包容性的就业平台。”
“我们现在体验馆的地方是在书院门,今年后半年准备是培训,然后招募一些喜欢过来学习的,让他们在我们这儿工作。”
最火爆的职业指导区前,咨询者排起长队。职业指导师崔博说,现在的职业发展路径从线性变为网状。他建议求职者建立T型能力结构——既要有专业深度,也要有跨界广度,并且需要做好职业规划。
“并不是说他只局限于自己某一个行业,因为现在的话释放出来这个需求也比较多一些,应届毕业生他这边的一个职业规划,他对自己未来3到5年工作的一个诉求。”
当护理员的双手与程序员的代码同样珍贵,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岗位的匹配,更是个人价值的重新发现。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每一份经历都值得被认真对待,每一次跨界都可能孕育新的可能。
国家部委网站
省直部门网站
省级人社部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