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陕西人社系统以开展“人社工作进园区”活动为总牵引、总抓手,以务实举措带动人社工作向基层延伸,着力在完善政策体系上求突破、服务园区发展上重实效,更好满足产业园区以及入驻企业在用工保障、技能培训、社保经办等方面的人社服务新需求。
稳就业保用工,打出政策“组合拳”
产业园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承载地、创新驱动的引领地。4月16日,人社工作进园区——2024年陕西省人力资源促就业行动暨重点产业链招聘活动在西安邮电大学长安校区举办。此次活动是2024年陕西省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服务重点产业、链主企业和人才系列行动的重要举措,共设有招聘活动开幕式、“产学研用”供需会及大型招聘会三大板块,旨在促进产业人才与服务有效融合配置,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人力资源有效开发利用。招聘活动当天,吸引链主企业、上市企业、优质科创企业、服务外包企业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参会企业1114家,达成初步就业意向3200余人次。同时,在云招聘平台同步联动,线上邀约企业684家,招聘职位3545个,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2万余个,会场浏览量1.3万余人次,入场求职者2893人次。
进入产业园区,了解梳理企业运营遇到的难题,帮助其解决并提供政策保障,是陕西人社系统开展“人社工作进园区”活动的初衷。在开展“人社工作进园区”活动中,陕西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先后赴西安、渭南等地的产业园区及多家企业开展实地调研,收集产业园区及企业发展需求,查找人社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研究明晰人社工作服务新思路、新举措。
面向产业链、重点项目、产业园区,不断完善园区企业用工缺工清单台账,及时归集发布园区企业招聘求职信息,畅通招聘求职信息发布渠道,落实缺工快速响应机制,做好园区企业用工服务保障。认真落实就业创业服务“十条指引”,积极为园区企业开展百场招聘活动、百场职业培训,组织百家创业载体、百家就业见习单位、百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园入企。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促就业、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10 N”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加密线上线下招聘频次,集成就业政策、服务、项目和就业创业工作力量和资源,嵌入园区企业,直达终端。今年以来,已帮助园区企业解决用工10.48万人。
提效能减流程,助企服务“零距离”
6月27日,西安市养老保险经办处与西安市税务局社会保险费处联合走进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对企业关心关注的职工参保、缴费、退休审批、待遇发放等养老经办业务进行讲解,安排专人对企业具体养老经办业务跟进服务,给企业送去了实惠和便捷,解决了政策落地过程中的难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服务支撑。
今年以来,西安市养老保险经办处坚持畅通总枢纽、服务零距离,采取“企业点单、我们上菜”方式,为超大企业定制个性化方案,提供政策直通车和经办套餐。通过班子成员定点连线、配备服务专员帮办代办、开通审核专属通道并指定专人办结反馈等,实现了“一对一”助企发展、“面对面”排忧解难。
线下入企送策,线上服务密集。省人社厅通过建立微信群为企业免费提供业务咨询,向企业发放仲裁建议书,开展流动仲裁庭等;依托“秦云就业”服务平台开展“人社工作进园区”服务专区建设,以“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惠企利企政策服务清单”33项政策为基础,开发技能培训、求职意向、社保服务、亲友代办等服务功能,加快推进人社信息化服务平台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社服务触角延伸至各产业园区。移动端服务专区上线以来,累计服务企业4800余家。
为了更好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省人社厅开展厅领导大走访活动,分别到西安高新区、咸阳高新区、铜川新材料产业园区、宝鸡高新区等地走访调研,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人社惠企利企政策落实情况,向企业赠送人社政务服务终端机和“人社政策包”,同园区和企业负责人、企业职工深入交流座谈,听取企业对人社工作的问题需求和意见建议。
为进一步优化经办服务、提升服务质效,更好服务产业园区及企业高质量发展,省人社厅鼓励各地在产业园区附近设立人社便企服务站点,依托市民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以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银合作服务网点等,以169项人社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为基础,线下设置便企服务站点、专窗,线上设置便企服务专区,提供“一站式”服务。
“通过回应园区和企业在劳动用工、人才招引、权益保障、社保关系、专业技术资格评价等方面的关切并解决其困难,让群众和企业感受到人社政务服务的效率和温度。”咸阳市人社局局长李卫东的一番话,已成为陕西省各地人社部门的共识。
征程万里云鹏举,笃力奋楫谱新篇。“全省人社系统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人社工作进园区’为总抓手,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提升人社服务质效,切实提高企业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同时,坚持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工作力量向园区汇聚、工作资源向企业汇聚、工作平台向基层延伸,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陕西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蔡钊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