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搭建服务便民桥 让就业更有温度
时间:2023-05-23 17:03
来源:学习强国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5月16日,走进陕西省渭南高新区零工市场,只见大厅内播放着就业宣传视频,工作人员正忙着为灵活就业人员和雇主提供各类线上、线下就业服务。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办好的十件民生实事中,渭南市计划新建零工市场10个、零工驿站13个。今年以来,渭南市人社局统筹谋划、精准发力,细化分解各县(市、区)零工市场和驿站建设任务清单,高质量推动零工市场和驿站建设,积极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就业指导、求职登记、劳动维权和政策咨询等服务,“一站式”解决零工群体就业难问题。

“以前我们在路边揽活,整天风吹日晒,既不靠谱也不安全。现在有了零工市场,政府免费提供就业服务,及时发布用工信息,让大家找活省心又放心。”务工人员张平权经常到零工市场信息栏查看招工信息,相比从前“碰运气”式的找工作方式,零工市场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我们渭南高新区零工市场是今年4月开始试运营的,市场为务工人员设立了待工区、洽谈区和饮水区,每天还及时更新辖区企业的用工信息。”渭南高新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林丽华说,截至目前,进入市场求职人数已达到800余人次,有30余家企业在市场登记求职信息,发布用工信息200余条。

打零工最难的是获取就业信息,在富平县“就业之家”零工市场内,求职者们纷纷驻足在最新设立的就业信息发布栏前,仔细浏览各企业张贴的招聘信息。

“咱们富平县零工市场多次组织招聘会、发布各类求职信息,这里搭建了一个好的平台,提供各项免费培训和学习,所以我要抓住这个好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富平县务工人员王月彻说。

富平县人社局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思路,为广大零工搭建了集就业信息推介、现场招聘、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既很好地解决了以前“马路市场”零工人员就业信息不畅、权益维护难等问题,也满足了广大劳动者短期就业、企业阶段性用工、市场短期用人等多元化就业需求,更为广大劳动者提供人社政策咨询、岗位推介、职业培训、用工登记的“全链条”优质专业服务。目前,富平县已经运营县级零工市场1个和乡镇零工驿站2个,还有1个零工市场和驿站正在建设,即将竣工投用。

要真正发挥就业平台作用,抓住供需两端是核心,方便快捷是关键。5月17日,刚吃过早饭,邵兴隆就来到位于华阴市华岳大道旁的零工市场,在一体机上完成就业申请后,又回到座位上开始对几家企业进行对比。

“扫码进入后,就可以在一体机或手机端看到招聘和求职信息,找工作越来越方便了。”邵兴隆说。在华阴,如今有就业意愿的市民都可以在家门口找到满意工作,实现刚出家门便进“厂门”,求职效率也越来越高。

在这里,求职者、企业可以通过一体机,实现24小时无障碍交流,让就业匹配更精准、更快捷。

华阴市零工市场运营以来,求职登记各类短、中、长期有求职意愿的群众2128人,登记短期工各类用工店铺及企业36家,“点对点”免费输送231名农村劳动力到内蒙古鄂尔多斯、洛川、大荔等地从事短期务工,每人每天增收200元左右。

“为推动就业方便快捷,满足群众和企业需求,今年3月,市区零工市场经过升级改造,建成小而全的零工驿站5个,更加方便群众找工作。”华阴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市场股股长周辉介绍,目前,华阴市与周边潼关县、大荔县、合阳县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在用工信息上达成互通,联合向大荔县、白水县、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输送中短期务工人员2346人,促成短工增收80余万元。

就业稳则民心安。渭南市各县(市、区)充分运用信息化服务手段,建立了网上零工市场,采取“线上线下”双驱动模式,针对线上收集的用工信息开展企业与灵活就业人员双向服务,通过抖音平台“直播带岗”等方式发布用工信息,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找到满意的工作。在零工市场功能不断扩容的同时,将用工求职信息发布、职业技能培训、劳动维护和小型招聘活动引入市场内,加大零工市场宣传力度,提高市场、驿站知晓率。

截至目前,全市9个零工市场,14个零工驿站建设完成并投入试运营,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免费政策咨询、用工介绍、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公共就业服务;白水县、富平县庄里镇、蒲城县3个零工市场及5个零工驿站正在建设之中,计划6月底前投入使用。

渭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高渭芳表示,将继续推进零工驿站建设力度,进一步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将务工人员和用工单位引导到零工市场,同时还要通过完善零工市场内部功能、提高服务手段,把求职者和用工单位吸引进来,保证让他们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全力打造“用工放心、就业安心、群众省心”的灵活就业人员用工务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