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已归档栏目 > 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
“最强大脑”角逐!陕西选手奋战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
时间:2023-10-30 08:24
来源:人民数字联播网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山东烟台,碧海蓝湾。金沙滩畔,海风徐徐。

10月26日至28日,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博士后青年人才,携团队项目同台比拼,巅峰对决,精彩纷呈。

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内容最为丰富的国家级博士后赛事。据悉,入围本次全国总决赛的团队项目达1530个。

角逐赛场,此次,出征烟台的陕西博士后项目共有48个。这也是自1992年陕西省启动博士后工作以来博士后青年人才首次走出陕西、亮相全国。

“大赛就是比武台,为怀揣梦想、满怀激情的优秀博士后青年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开赛首日,来自西安理工大学的陈磊团队,带来了《复杂骨修复手术稳定强化材料及应用》项目。

“平时,我们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在身体恢复的过程当中,长期、稳定地防护是必不可少的。”陈磊团队对敞开式和微创式骨修复手术中的医用钛合金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进行了涂层优化和材料改性,研发了复杂骨修复手术稳定强化材料。“通过在骨缺损部位,以骨水泥‘打牢地基’,并采用钛合金螺钉‘夯实结合’,来实现椎体强化,造福患者。”陈磊说。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赵国帅团队,带来了“可定制的易用型人工智能开发服务平台”。

“与市场上的竞品相比,我们的AI平台操作门槛低,对AI芯片适配度较高,并且还可一键式量化与部署。”赵国帅介绍说,团队的AI平台已经有多个产品化应用,目前主要集中在智慧轨道交通、智慧园区和智能安防上。“后期,我们希望能够不断提升平台造血、输血能力,为更多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AI服务。”

与赵国帅一同前来参加比赛、研究电池生产十多年的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杨国锐,近年来专注研发电池的回收利用。该团队首创性地设计了退役锂电池带电拆解技术,解决了锂电池回收污染问题。

“我们这次带来的《5000吨/年 废旧锂电池电芯破碎分选工艺与成套装备》项目,整体工艺采用了‘单体带电破碎 高温热解 多组分筛分选 干法剥离 铜铝分选工艺’,目前,各组分物料回收率可达95%以上,极粉纯度达95%—98%。”杨国锐表示,该流程通过物理分选方法,能够实现锂电池有价金属高效回收,同时,也避免了传统放电破碎工艺周期长、破损电池电解液漏液的环境污染问题。据介绍,目前成套装备已在云南省云天化公司等多家企业签约落地。

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等领域前沿和“卡脖子”关键技术,总决赛期间,陕西赛区选手亮相不同赛别、赛道,并通过路演和答辩的方式,向评委和参会嘉宾推介最新科研成果及项目产业化情况。

在创新赛现代农业与食品赛道的比赛现场,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肖郑操团队展示了“创新型茯茶深加工产业链项目”。该团队以科技赋能茯茶精深加工全产业链,通过“微生态富硒冷萃”“模块化茯茶深加工”“茯茶功能因子制备”等技术,依托校企合作,开发了一系列高附加值茯茶精深加工产品——速溶茯茶、茯茶素提取物、茯茶有机硒等。“项目通过全产业链支撑,赋能茯茶加工,带动了两万余亩茶园增收和秦巴山区的乡村振兴。”

与肖郑操亮相同一赛道,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张文涛团队,围绕预制菜产业防腐保鲜技术,开发了系列基于槲皮素的光驱动保鲜剂。

“我们称之为‘光鲜灵’,一种可见光照射下能够显著增强天然多酚防腐保鲜效果的新模式。”张文涛表示,该团队目前已产出了两代产品,性状分别为与果胶复配喷剂和粉剂,“使用时直接喷涂或水溶后浸泡预制菜即可,晾干后装盒或冷藏保存,适用于家庭和工业化的预制菜保藏。”

决赛现场,选手们“你追我赶”,气氛火热、精彩连连。“对我们来说,这既是比赛,也是交流会,为我们向先进发达地区、优秀选手请教学习、取长补短搭建了沟通交流的桥梁。”张文涛说。

据悉,本次大赛持续至10月28日。大赛设置金奖、银奖、铜奖、优胜奖、优秀组织奖等奖项,对获奖博士后人员颁发“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博士后”证书,并给予相应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