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数字联播网讯 “非常荣幸能在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摘得金奖,从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非常难得!”
10月28日,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山东烟台闭幕。本届大赛,陕西省派出2支代表队(陕西省代表队、西安交通大学代表队),共摘得1金3银2铜和12个优胜奖,此外,陕西代表团荣获大赛优秀组织奖。
大赛总决赛于10月26日开幕,共设创新赛、创业赛、海外(境外)赛和揭榜领题赛等四个组别,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海洋开发与应用、其他行业等7个赛道进行比赛。1457个参赛团队到场参加总决赛,经过激烈角逐,共产生55个金奖、109个银奖、164个铜奖。
经选拔推荐,人社部审定,此次陕西赛区共有48个项目参加总决赛。其中,陕西参赛的“海下无线供电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得金奖;“废弃聚酯资源化与聚氨酯材料研发”项目、“粉煤灰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煤化工废气污染物协同治理机制研究”项目、“基于铈基催化的肿瘤早诊与治疗”项目分别获得银奖;“以微强基-海洋低碳固土领航者”项目、“系列柔性微型化高温多参量传感器”项目分别获得铜奖。
“近十年来,针对海洋能源开发和海下移动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所存在的瓶颈问题,我们围绕海下能源补给和信息传输领域,始终专注于研究高效高功率密度电能变换器及其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的应用,开发和掌握了高效高功率密度电能变换器控制及集成技术、动态和静态无线电能传输和能效提升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赛海洋开发与应用赛道金奖获得者杨磊表示,这些核心技术在海洋综合能源信息网络供电、海下移动装备电能补给等方面得到了验证和应用。“海下无线供电及相关技术将对现有海下供电模式产生革命性影响,为海底观测网络等领域技术和装备发展注入新动力。”
“依托秦创原创新孵化平台,我们攻克了‘废弃聚酯资源高值化转化’和‘印刷包装微纳米填料基高耐性聚氨酯树脂’的卡脖子技术,完成了废弃聚酯高效降解和高耐性水性聚氨酯树脂生产。”提及本次参赛项目,夺得创业赛新能源新材料赛道银奖的周星介绍说,“就像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塑料,尤其是塑料瓶,我们会进行高效地处理,同时通过产业化转变成高价值的一些产品,实现‘吃进去’的白色污染废弃物,‘吐出来’的是‘碳金’资源这一研发与生产模式。”
“这次的比赛结果还不错!挺满意的。”周星说,赛前,陕西赛区组委会组织了多轮次的专项辅导,邀请了国内知名行业专家对各个项目开展了模拟路演与一对一指导。“这次比赛,专家们也从各个维度对我们的项目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对我们的启发性非常大!”
与往届不同的是,陕西选手此次的参赛项目,从技术方案、团队实力、项目应用、商业模式等方向均展现出了很强的实力。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参赛项目是不同院校团体间互相配合完成的,也体现了多校联动和博士后人才的交叉互动。
“我们将发挥好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园作用,聚焦我省重点产业链急需紧缺人才需求,围绕破解‘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对全国大赛涌现出来的优秀项目主动跟进,通过项目路演、揭榜领题、学术交流等活动,吸引集聚一批省内外优秀博士后项目在陕落地转化。”陕西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副处长张争京说,陕西也将注重吸收借鉴全国大赛工作经验,不断提升全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科学化、专业化水平,着力打造陕西特色品牌赛事。
据了解,本届大赛期间,还同步开展了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人才项目交流对接、人才招聘、创新创业主题研讨交流会等活动。共有来自全国的232个单位(项目)参加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创新创业主题交流研讨会上,受邀院士专家、知名企业家、风投机构和创服机构负责人、优秀博士后代表共同探讨博士后人才培养、博士后创新创业的新思路、新经验,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记者 王兆)
国家部委网站
省直部门网站
省级人社部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