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文晨)10月底,漫步烟台市的街道上,明媚的阳光、舒适的海风让人感觉无比轻松,而若是走进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精彩的路演、自信的答辩则让人内心激情澎湃。这里是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的赛场,也是一个思想碰撞、创意迸发的舞台,一个个“高大上”的科技项目轮番登场,一个个“接地气”的农业项目在此亮相,精彩纷呈,百花齐放。
2支队伍48个项目 陕西角逐七大赛道
“在骨缺损部位通过骨水泥‘打牢地基’并采用钛合金螺钉‘夯实结合’,实现椎体强化,造福患者。通俗地讲,项目研发的骨修复强化稳定材料就像盖房打地基灌注水泥一般……”在生物医药与健康赛道比赛现场,来自西安理工大学的陈磊的路演专业而又通俗,赢得不少观众的赞叹。
陈磊团队对敞开式和微创式骨修复手术中的医用钛合金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进行涂层优化和材料改性,研发了复杂骨修复手术稳定强化材料,为人体“伤筋动骨一百天”提供长期稳定的防护。陈磊表示,此次参赛经过现场评委的点评,项目在后续融资方面有了更清楚的计划和安排,争取尽早推向市场,造福患者。
在现代农业与食品赛道比赛中,来自西北大学的肖郑操带来的“创新型茯茶深加工产业链项目”针对茯茶产业存在的瓶颈性问题,科技赋能茯茶精深加工全产业链依托校企合作,开发了速溶茯茶、茯茶素提取物、茯茶有机硒等一系列高附加值茯茶精深加工产品。
肖郑操表示,开砖冲泡不便、茶香滋味平淡等问题制约着茯茶的大规模生产和消费,让茯茶走进“快消费”市场,既延长了茶产业链,又让茯茶喝起来“更容易”,对广大茶农和消费者都是一件好事。
这一次,陕西代表团陕西省代表队、西安交通大学代表队共带着48个项目踏上总决赛舞台,这些项目覆盖了大赛设置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海洋开发与应用、其他行业等七大赛道,向全国展示着陕西高层次人才的风采。
落地成果展现优势 扶持政策收获点赞
在创新创业成果展区,西安交通大学的展板前人头攒动,“可定制的易用型人工智能开发服务平台”的负责人赵国帅正在向观众介绍着这个服务平台的特点及优势。
“相对于市场许多主流平台,这个平台的操作门槛低,对AI芯片适配度较高,并且可以一键式量化与部署。打个比方来说,传统平台就像DOS系统需要专业人士写编码,而这个平台Windows系统一般人都可以上手使用。”赵国帅介绍,这个AI平台是一个使用低门槛、高性能、可扩展的私有化人工智能开发服务平台,通过AI平台进行私有化模型训练和芯片端部署,搭建的车辆乘客计数设备和系统用于人流统计和异常检测,目前已经成功应用在西安16号线、波尔图地铁等地,高铁车厢监控视频智能分析系统用于车厢内异常行为预警和乘客计数,目前也已经应用于复兴号和和谐号上。此外,平台在油田作业安防、城市管廊智能运维方面也有应用。
16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4个博士后工作站、113个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1个中国西部海外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累计培养博士后科研人员超过1.2万人……在全国博士后大赛及全省大赛前三名落地园区项目入驻“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后,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连续3年免费提供办公空间,全额补贴相应年限的水电物业和停车费……
在政策宣传推介展区,一些嘉宾一边品尝着陕西省代表团赠送的冰峰、凉皮,一边对展板上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情况点赞。优渥的成长土壤,优惠的扶持政策,如今,博士后已经成为陕西省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高层次青年人才群体。
国家部委网站
省直部门网站
省级人社部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