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党组在五四青年节之际召开青年干部座谈会,给我们年轻干部提要求、提希望,惦念着我们,我们很受鼓舞。我能有这么一个机会汇报,感到很光荣很激动。
2017年我来到厅里工作,今年是第6个年头,这些年,我在感恩中奋进、在坚守中磨砺,时常感到自己很幸运,幸运之一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青年,党和国家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舞台,我有幸从读书郎成长为人社战线干部;幸运之二是生逢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我有幸在组织关心参与到脱贫攻坚、人才强国等战略的第一线,既扑下身子到阳阴村扶贫,也按照组织安排到中组部人才局跟班学习,更在厅里同志们的帮助下学做人、学做事。这些岗位的历练和角色的转变,对我来讲,就是一个不断在政治上、能力上、作风上进行“赶考”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五四青年节上深情讲到“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强调要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下面,结合主题教育学习,汇报3点认识体会。
一、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应该少讲“特殊”、多讲“特色”。刚工作时听说专技处政策性强、工作面宽、信访量大、工作比较考验人,但工作一段时间后,我感受到专技处既要从宏观上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新要求,站位要高、政策要研究透;又要从微观上具体联系服务人才,态度要好、工作要零差错,专技工作很有特色。我理解,专技工作既是管理、更是服务,要在管理和服务结合中,做好党委政府和专家人才的纽带。同时,专技工作既要懂人才、也要研究产业,要在促进人才链和产业链结合中,推动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像秦创原、四个经济、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3 N人才高地人才平台等一些事关全省中心大局的工作,都与人才工作相关,只有把情况摸透、方法用对、功夫下足,才能带动专技工作出成效、出亮点、出特色。正是顺着这个思路,我完成了厅人才工作要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落实方案、新闻系列出版系列职称制度改革文件等人才工作综合材料,特别是反映我省人才工作特色的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建设情况简讯在人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信息》刊载并得到省领导肯定批示。下一步,我将继续保持对“讲特殊”的自我警醒和对“讲特色”的自我勉励,多注意工作的特色,多思考把工作干出特色,以更高标准和能力答好新的考题。
二、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应该少讲“态度”、多讲“温度”。 人才工作、群众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制度怎么怎么规定的”这种冷冰冰的态度不是工作方法,让人感到温度温情温暖才是。在基层工作时,我感到基层的很多事情没有明晰的对错之分,很难平衡各方面的利益,许多事情都是靠讲感情才能推得动。比如脱贫攻坚时一些达到标准的农户不愿脱贫退出,给他们讲一堆政策文件不如时常去他们家里坐坐聊聊家常、喝口他们倒的水、帮着想想增收点子,他们感受到真诚和尊重才会配合工作,这也让我更加深刻理解了做事要有温度。专技工作特别是专家服务、职称评审直接关系广大专技人才的切身利益,同样也要在讲温度中为专技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我理解,要真正达到这个目标,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更多做应不应该做的价值判断,不能简单做能不能做的技术判断”,比如在职称评审中,防止“一把尺子量到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体现了温度,让各类人才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真正把人才评价指挥棒的作用发挥好。下一步,我将牢记“沟通协调80%是情绪、20%是内容”,对群众反映的难事,继续摒弃硬邦邦的态度,坚持用有温度的言行待人接物,尽量帮群众排忧解难。
三、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应该少讲“压力”、多讲“动力”。有时遇到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工作,让人感到压力倍增。比如,在中组部人才局跟班学习期间,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等大事筹备中,局里同志自加压力自添动力,对材料反复打磨、对流程反复预演,甚至中秋节大家都在加班,而且高压之下“动作不变形”,工作流程始终保持闭环和高效。他们这种担当奉献、系统思维的作风让我深受教育。我在压力很大时就去看书,通过认真研读《毛泽东传》《邓小平时代》《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等书籍,感悟思想伟力、坚定初心使命,继续化压力为动力,保持昂扬精神状态,全力以赴把工作干好。
工作以来,我至今记得到人社厅的第一天,走进省政府大楼时抬眼看到熠熠生辉的国徽,告诉自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记得到阳阴村的第一天,入户走访时看到贫困户家徒四壁,告诉自己要实实在在为群众做点事。“我们人生的目的是在能服务,而不在享受”,我将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成为“心中有责、眼里有活、手中有招”的人社干部,全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