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制定可行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建议》(第6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发挥民营企业创造就业“主力军”作用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蓄水池”和“稳定器”,充分挖掘民营企业就业潜力对缓解就业市场压力有重要作用。近些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重心发生了变化,民营企业成为主要就业去向,民营企业雇用了超过60%的高校毕业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政府持续纾困中小微企业,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是难得一遇的好机会,既能在政府扶持下扩大增量,同时也能收获更多年轻的中坚力量。对于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来说,这也为其提供了在社会大环境中作出符合自身条件的更多选择。
今年,我省毕业生总量达到45.4万人,增加5.3万人,增幅13.2%,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人社部门的重点工作,为了鼓励高校毕业生进入民营企业就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目前我省实施了促进就业税收优惠、创业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和就业见习补贴等政策,千方百计为民营企业“输血补气”,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二、政策助力民营企业发展,促进高校毕业生稳岗扩岗
省委、省政府围绕党中央工作安排部署,旗帜鲜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省政府于3月24日出台了《大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代表您恰逢其时地从三个方面提出了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建议,与省政府政策措施不谋而合,为我们人社部门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打开了思路,我们认真研判建议,结合业务职能,专门调研,并于5月9日出台了《关于做好支持全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陕人社函〔2023〕179号),扩大政策覆盖面,把提振民营经济信心作为“稳就业”的关键,作为就业优先政策的重要发力点,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创造就业的重要作用。
(一)支持民营企业招工用工
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参保民营企业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不高于上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30人(含)以下的参保企业裁员率不高于参保职工总数20%的,可享受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返还比例按国家规定标准执行。继续实施就业见习补贴提前发放。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申报就业见习单位,全年募集民营企业见习岗位不少于2万个。2023年对见习单位与见习期未满人员签订1年(含)以上劳动合同并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给予见习单位剩余期限见习生活补贴。加强用工保障和服务。健全民营企业用工常态化服务机制,动态调整重点企业清单,及时提供服务保障。加强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作,归集共享发布用工信息,每月组织民营企业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进一步精简人社涉企服务环节,压缩办事时间,推行“一件事”一次办,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便捷服务。
(二)支持民营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支持民营企业搭建引才平台。聚焦秦创原建设及我省重点产业链,支持民营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基地,大力引进青年科技人才,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组织实施国家、省级人才项目评选推荐时向民营企业予以倾斜,助力民营企业引才聚才。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培训。发挥技工院校培训资源优势,依托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民营企业迫切所需的制造业、数字技能等领域高技能人才,通过校企合作、企校双制、工学一体,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全面拓展提升“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网上服务平台”综合服务功能,为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提供户籍办理、社会保险、出行旅游等11项服务业务。优化民营企业职称评审工作。各级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委员会全面向民营企业开放,畅通职称申报渠道。支持专业技术人才密集、技术实力较强、内部管理规范的民营企业组建职称评审委员会,或多个民营企业联合组建职称评审委员会自主开展职称评审。对民营企业引进的符合条件的急需紧缺高端人才开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通过考核认定的方式直接晋升高级职称,随时受理,及时办理。
三、优化调整政策措施稳企稳岗
我们将继续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对标国办发〔2023〕11号文件,征求责任单位意见,以省政府名义制定我省稳就业优化政策措施。预计全年可为企业降费61.5亿元,稳岗返还10.4亿元。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为毕业生提供不少于10万个市场化就业岗位。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阅读此报告,如有疑问请与我沟通,感谢您对人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3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