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610000687995250R/2023-00032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成文日期
  • 效力状态 有效 文号 陕人社函〔2023〕390号
  • 名称 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78号建议的答复函
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78号建议的答复函
时间:2023-12-27 08:27
来源:办公室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郭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工程建设领域建筑工人欠薪问题治理的建议》(27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治理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建筑工人工资问题,成立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研究审议重大政策措施,督促检查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督办重大欠薪案件。您从强化部门联动机制、严格落实法律法规、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提高工人维权意识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体现了对建筑工人群体的关爱、关心和关注,所提建议非常中肯,符合当前我省实际。厅党组高度重视您的建议,安排一名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牵头负责,相关职能处室共同对此建议进行了认真学习分析,并深入实地开展调查研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做好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治理。

一、健全制度机制,切实加强系统治理。坚持从农民工工资支付全链条完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机制,出台了《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实施意见》,制定了11条治理欠薪具体措施。印发《关于切实保障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通知》,建立了联防联治工作机制。实施《陕西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办法》,建立专项考核制度。制定出台《陕西省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从项目审批、资金划拨、监督检查、实名登记、工资发放等关键环节入手,强化行业监管部门以及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责任,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公安机关治安部门实施办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督办制度》《案件取证指引(试行)》,进一步加大对欠薪违法行为的刑事打击力度,初步建立健全了源头预防、动态监管、失信惩戒相结合的制度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重点行业治理,强化源头防欠,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研究出台工程建设领域根治欠薪源头治理的意见,重点围绕工程款支付担保和规范建设市场秩序,严格项目资金审核、工程价款结算、垫资建设管控,分类施策、多措并举,从源头上提升行业治理针对性和精准度,为治欠正本清源。

二、排查欠薪隐患,扎实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根治欠薪“制度全落实”夏季专项行动和集中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冬季专项行动,突出欠薪隐患排查化解,建立工作台账,快立快处快办各类欠薪案件,对影响面广、情节恶劣、屡纠不改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及行为从重惩处,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依法及时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专项行动期间,省政府分管领导连年召开动员部署会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定期调度专项行动进展,各市(区)分管领导深入在建项目实地督导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省治欠办定期通报各市(区)工作进展,特别在元旦、春节和重要时间节点,督促指导各市(区)开展“一厅式”集中办公、领导接访、“双交办”、形势分析等四项措施,高效化解处置欠薪隐患;采取挂牌督办、提级办理、领导包案等方式破解复杂疑难案件;加强欠薪网络舆情预警监测处置,对舆情线索实施三级分类和台账化管理,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处置,严防负面舆情炒作发酵。同时积极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营造根治欠薪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健全考核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充分发挥考核抓落实、促工作的“利器”作用,推动各地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落实落地。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印发实施《陕西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办法》,研究制定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评分细则,突出加强组织领导、工程建设领域欠薪源头治理、落实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健全落实工资支付诚信制度、依法处置欠薪案件、加强执法能力建设等重点内容,按照市级自查、实地核查、综合评议等步骤,连续多年对各市级政府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进展和成效组织实施专项考核,考核结果向各市级政府通报考核结果,并抄送省委组织部,作为对各市级政府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进行综合考核评价的参考。对考核为C级的市(区),由省治欠领导小组对其政府主要负责人实施约谈,对各市(区)政府考核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

四、强化失信惩戒,落实联合惩戒机制。常态化开展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ABC等级评价,2022年全省诚信等级评价用人单位A级23715家,B级90777家,C级222家。对评为A级的用人单位做到无事不扰,对评为C级的用人单位列为日常重点监管对象及专项执法检查重点。组织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等工作,加大欠薪违法行为联合惩戒力度,对违法企业在政府资金支持、政府采购、招投标、融资贷款、评优评先等方面进行限制,近三年累计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170件,依法列入失信联合惩戒管理对象名单163家,向司法机关移送欠薪案件315件,公安机关立案处理243件,向其他行政部门移送欠薪案件76件。营造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社会氛围,形成强有力震慑。

五、开展督导检查,督促落实整改。今年3月,由6名厅级领导分别带队,对全省119个市、县、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情况开展实地督查调研。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不漏一区一县,督促市县政府和相关部门正视不足,负重加压,扎实做好根治欠薪各项工作。督查调研中,对中央和省政府领导批转案件核查情况开展“回头看”,随机抽取在建项目实地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和工资支付情况,和县区政府负责人、项目参建单位负责人和农民工座谈交流,听取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同时,根据实地检查、日常工作掌握情况,对个别县区就制度落实、线索核处、机构建设、舆情处置等突出问题进行了约谈。从扛牢根治欠薪政治责任,系统治理拖欠工资问题,巩固拓展根治欠薪成果方面提出整改要求。

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为企业减负。制定《陕西省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规定实施办法》,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存储比例设置为国家规定的最低比例(工程施工合同额总额的1%),且单个项目存储金额不超过500万元,同时工资保证金可以用保函和保险替代。施工总承包单位有两个以上在建工程,第2个项目及新增项目存储比例均为0.5%,大大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对施工合同额 300 万元以下且一年内未发生工资拖欠的工程,免除存储工资保证金;连续 3年未发生工资拖欠的,其新增工程免于存储工资保证金。指导企业依法依规用工,主动为企业上门送法送服务,印发《陕西省工程建设领域劳动用工合规指导手册》,手册提供了从施工准备、进场施工、完工退场等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简易劳动合同、花名册、考勤表、委托工资支付协议等台账资料的参考样本,以及现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相关的法律法规,帮助引导企业依法依规用工,减少违法风险。

七、强化信息手段,提升综合治欠效能。开通全省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联动平台,实现全省范围内“一点举报投诉、全网联动处置”,加大“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线索核处力度,让劳动者维权更加便利快捷高效。搭建并持续完善“陕西省劳动保障智慧监察信息系统”“陕西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功能,突出数据采集、分析应用、预警模型、指挥调度等关键模块升级迭代。截至今年7月底,系统监测在建项目6087个,记录实名制人员信息85.9万条,工资发放信息138.7万条,累计代发工资79亿元,自动产生预警25928条,排查处置25641条,处置率99%。

八、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工人维权意识。持续畅通举报投诉渠道,联合司法厅、省总工会等单位主动公布网络投诉举报平台、法律援助服务热线、工会职工维权热线,向社会公布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电话和地址144个,常态化开通12345政务热线、“秦云就业”小程序等7类线上投诉通道和劳动保障监察信访线下接访窗口,全面受理农民工举报投诉。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宣传月活动,在主流媒体、行业媒体、新媒体、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发布《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原文,组织宣传稿件,采取制作小视频、漫画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提高宣传针对性。在施工项目的项目部、施工现场张贴标语海报、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结合工作实际对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和劳资人员、农民工等开展宣传教育,以案释法,引导劳动者依法理性维权。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根治欠薪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来陕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要求,更加关注、关心广大农民工的权益,加大人社服务保障相关政策落实落地,为农民工在就业创业、劳动权益保护等方面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切实提高在陕农民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上回复不妥之处,请您们多提宝贵建议,我们将认真采纳,研究落实。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3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