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610000687995250R/2023-00022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成文日期
  • 效力状态 有效 文号 陕人社函〔2023〕287号
  • 名称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562号提案的答复函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562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23-11-28 15:19
来源:办公室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张开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产教融合 发展职业教育的提案》(第56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从政策落地不到位、校企合作不够畅通、职业院校自身吸引力不强等方面,分析了我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校企联动、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凝聚各方合力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所提的提案非常中肯,也符合当前我省的实际,非常感谢您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关心和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技工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的重要载体,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重要指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坚持“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技能人才培养特色,培育产业急需、企业短缺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形成产教良性互动。目前我省133所技工院校开设15大类177个专业,覆盖一、二、三产业,涉及我省国民经济各领域。2022年培养技能人才6.5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60万人,学生就业率达90%以上。

一、当前我省技工教育产教融合进展情况

(一)鼓励企业办学。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兴办技工教育,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技工教育领域,鼓励企业、行业主管部门举办技校或组建技工教育集团,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技工院校。支持国有企业、大型企业、龙头企业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职业中学举办技工院校,积极推动企业和优质技工院校多元主体组建技工教育集团,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优先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举办技工院校,引导当地政府对举办主体予以扶持。健全完善技工院校设立、晋级和退出办法,畅通社会各方投资办学进出渠道。目前全省国有企业举办的技工院校有27所。

(二)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在技工教育中的作用,鼓励支持技工院校积极对接企业、联合企业在技工院校建设职工培训中心、开设订单班或定向班,鼓励技工院校与企业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招生就业等方面探索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比如,西安技师学院、陕西省蓝天民航技师学院等15所职业学校和西安晓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联合打造了数字技能产教联盟。今年5月,在人社部门主导下,由6所技工院校、4所职业学校、5所职业技能培训机构、13家企业共同组建了汉中技工教育联盟,建立了政校企三方联动机制,以培训服务、用工服务、顶岗实习、技术服务等方式,解决企业人才培养、岗位技能、生产条件等实际问题,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创建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49个,联盟组建以来已向企业输送技工院校、职业学校、培训机构毕业生700余人。

(三)推进工学一体化建设。启动和推进我省第一批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遴选确定了15所技工院校19个专业开展工学一体化建设,补助建设资金1575万元。加快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整合学校和企业双方资源,主动吸纳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技工院校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实施,合作共建新型专业、共同招生招工、共组师资队伍、共建实习基地、共搭管理平台、共评培养质量,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鼓励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联合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共同发展“互联网 教育培训”模式。鼓励技工院校在企业设立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在技工院校建设培训基地,支持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拓宽合作内容和形式,形成“人才共有、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制度,实现入校即入企,毕业即就业。

(四)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原则,在企业全面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由企业与技工院校、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等模式共同培养学徒,充分发挥企业的培训主体作用,组织企业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等人员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培训,对培训后取得中级工、高级工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分别按每人5000元、7000元的标准及以上给予一次性补贴,加快培养企业青年技能人才,壮大发展产业工人队伍,2022年培训企业新型学徒8085人次。

二、下一步打算

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政治引领、市场定位、产教融合、实训兴业的办学宗旨,建立完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服务陕西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一是持续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建设。有序推进第一批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建设,推动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教师管理、教学评价、教学场地、资金投入、后勤保障等配套制度建设,组织第一批15所技工院校开展建设评估,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和建设质量。按照人社部安排部署启动我省第二批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建设,通过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联动、企业办学等方式,扩大校企合作工作覆盖面,积极组建区域性、行业性等多类型技工教育联盟(集团),共同推动工学一体化课程资源开发、师资培训、设施共享、成果互认。

二是推进全省技工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根据教育部、人社部等五部门的统一部署,到今年年底,职业学校办学条件重点监测指标全部达标的学校比例要达到80%以上。我们会同教育厅等部门印发了《陕西省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目前正按实施方案推进工作,加强指导督导和过程监测,加强省级统筹,压实市一级发展职业教育责任,夯实学校举办者主体责任,逐步淘汰“僵尸”学校,进一步优化全省技工院校结构,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三是做好《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和贯彻实施工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结合我省实际我们起草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提质扩容力度,打造一批重点产业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技能人才支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定向、冠名联合培养,创新校企双制、校中厂、厂中校等培养方式。强化多方合作培养模式,鼓励技工院校拿出自己的优势专业联合普通高校共同培养高校毕业生,与各县区合作培养县域经济发展所需技能人才。”“对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范围的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符合条件的投资,可依据有关规定按投资额的30%抵免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目前,《实施意见》已经2023年第13次省政府常务会议、第35次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拟于近期印发,我们将抓好《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推动政策落地落实,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持续发展。

最后,再一次感谢您对我省职业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您继续关注、监督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3年7月6日